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磁共振研究中心(HMRRC)龔啟勇教授團隊于2018年5月22日在Radiology(影響因子7.608)發表文章“Psychoradiologic Utility of MR Imaging for Diagno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 Radiomics Analysis”(長按下方二維碼即可閱讀原文)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 (ADHD) 是指與兒童年齡不相符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或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以及易沖動性,有的可表現出多動的特征。ADHD是最常見的與腦神經發育相關的心理精神疾病,估計在學齡期兒童中的發病率為5%-15%。盡管對ADHD已經進行了數十年的研究,但目前仍對這種疾病的病因和神經生物學原因知之甚少。目前對ADHD的診斷仍是依據父母和老師完成的問卷調查和對兒童行為的觀察,缺乏客觀的實驗室檢查手段和生物學標記。前期的影像學研究也僅僅揭示了ADHD患兒與健康對照兒童的的群體水平差異,用于單個受試者診斷的磁共振成像及分析技術亟待發展。
影像組學的概念最早由荷蘭學者Lambin在2012年提出,之后Kumar等將影像組學進一步定義為“高通量地從數字醫學影像中提取并分析大量高級的定量影像特征”。影像組學可直觀地理解為將視覺影像信息轉化為深層次的特征來進行量化研究,是醫學影像分析領域的巨大創新。相較于傳統的臨床醫學僅僅從視覺層面解讀醫學影像,影像組學可深入挖掘圖像的生物學本質并提供臨床決策支持。影像組學已經在臨床腫瘤學中表現出了卓越的性能,大批學者在腫瘤診斷、治療和預后等方面進行探索,取得了大量成果,但影像組學在精神疾病領域的應用還比較少見。龔啟勇教授團隊首次將影像組學的分析策略引入到ADHD的診斷和分型中。該研究將腦表面三維模型做為影像組學特征提取的實體,共獲得了兩千多個腦形態學特征。利用新近提出的“全相關”特征篩選算法以及隨機森林分類算法,分別構建出判別ADHD與正常對照以及判別ADHD亞型的兩個分類器。其中判別ADHD與正常對照的分類器取得了73.7%的準確性,判別ADHD亞型的分類器取得了80.1%的準確性。該研究在分類準確性上較國際同類研究有較大提高。
該研究還進一步通過特征篩選確定了患兒與正常兒童之間的差異腦區。結果顯示ADHD患兒與正常兒童之間的差異主要表現為左側顳葉、左側中央前/后回、雙側楔葉的大腦皮層形狀改變。中央前后回(初級運動和感覺皮層)被認為與行為控制有關,這是可能造成ADHD患兒行為抑制能力缺失導致多動的原因。顳上回和外側溝負責將低級聽覺信息與高級語言和注意信息相結合,而楔葉(初級視覺皮層)則涉及低級視覺處理。這些區域的缺陷可能與ADHD患兒的聽覺和視覺注意力有關(即無法集中注意力并保持注意力)。此外該研究還發現ADHD兩個亞型間的差異主要位于島葉和腦默認網絡所在的腦區(圖1)。
圖1 ADHD患者與正常對照之間存在形狀差異的腦區(上);ADHD患者亞型之間存在形狀差異的腦區(下)
該研究成果的意義還在于建立了精神影像學的影像組學分析框架,是組學分析方法在腦影像研究中的初次實踐,為精神影像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專家點評
Radiology雜志同期邀請了梅奧醫學中心John Port教授為本研究撰寫了題為“Diagnosis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by Using MR Imaging and Radiomics: A Potential Tool for Clinicians”的特約評論。該評論指出作者發現共有八個相關特征區分ADHD和對照兒童,準確率為73.7%。此外,作者發現了一組五個相關特征,可以區分ADHD-I亞型和ADHD-C亞型,準確率80.1%。相較于前期類似研究取得的61.5%的準確率有較大提高。另外ADHD目前尚無客觀的診斷方法,該研究為臨床醫生提供一種簡單、客觀、相對準確的基于MR成像的輔助診斷工具,是該領域的巨大進步。
本專家評述詳情參見:https://pubs.rsna.org/doi/full/10.1148/radiol.2018172804
John D. Port, M.D., Ph.D.,精神疾病影像研究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國際醫學磁共振協會(ISMRM)精神疾病影像分會主席,梅奧醫學中心診斷放射學教授。
作者投稿心得
Radiology是醫學影像領域的權威雜志,該雜志傾向發表在成像方法或者分析方法上有創新性的高質量大樣本前瞻性研究。審稿人在意見中會問到較多涉及患者納入、成像參數、分析步驟的等細節問題。因此建議在投稿前搞清楚各個環節的技術原理和細節,選擇特定參數或者方法的理由和合理性;不犯低級的統計錯誤。
通信作者
龔啟勇,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副院長、放射科主任醫師。2014年獲聘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長期從事臨床放射診斷。早期臨床研究工作集中在神經放射影像(Neuroradiology),尤其是頭頸部與神經系統腫瘤放射診斷與鑒別診斷。近年在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CMB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部973、863課題和美國NIH R01基金(NSFC聯合)等資助下,聚焦精神放射影像(Psychoradiology)的臨床難點,對重大神經精神疾病的客觀表征做了系統深入的磁共振影像研究,精神放射影像作為Radiology的新興學科分支,已成為我國在國際放射學領域發揮引領作用的重要學科方向之一。相關成果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國際影響力論文”,被遴選為美國臨床醫師CME繼教學分文章,并寫入衛計委國家統編教材和國際放射學百科全書。在PNAS、JAMA子刊等SCI收錄雜志發表相關論文逾300篇(作為通訊作者逾100篇,其中影響因子>5逾50篇,影響因子>10逾10篇,ESI高被引論文7篇)。2010年獲美國CMB杰出教授獎;2012年獲Radiology頒發的Editor's Recognition Awards和國家衛計委頒發的第十三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臨床醫學類);2013年受聘為耶魯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2016年當選國際醫學磁共振學會ISMRM Fellow,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帶頭人,獲首屆中華放射學會“突出貢獻獎”年度金獎;2019年當選國際華人醫學磁共振學會(OCSMRM)主席。
第一作者
孫懷強,博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臨床磁共振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磁共振成像和醫學影像數據分析與挖掘方面研究。研究成果發表于JAMA Psychiatry、Radiology等領域權威期刊,主持自然科學和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各1項。先后獲得中華醫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和華夏醫學科技一等獎1項。2017年入選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版權聲明:華西微家倡導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歡迎轉載、引用,但需取得本平臺授權。如您對文章內容版權存疑,請致電028-85422587,我們會與您及時溝通處理。本站內容及圖片僅供參考、學習使用,不為盈利且不作為診斷、醫療根據。
本文編輯:張 敏
本文排版:陳紅梅 張洪雪